陳老師中醫碩士畢業於舊金山的Americ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並在加州中醫藥大學取得東方醫學博士學位。她在加州和紐約兩地有中醫師執照,專門於婦女健康,神經肌肉醫學和疼痛管理,皮膚科/外敷藥。平時喜歡滑雪,潛水,和後院烤肉。陳老師在本校中醫理論和中藥學系任教
1992年於上海中醫藥大學取得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曾於中國中醫科學院擔任中醫師及科研人員,1990年至1996年擔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治醫師。方教授曾於美國多所中醫學院任教,如國際中醫藥大學及中國文化健康學會,教受針灸學,病例研究及生理解剖等課程。方教授善於中西醫結合診治病人,在治療慢性疼痛,心腦血管疾病,婦科及兒科常見病方面療效顯著。
方氏針灸鼻祖方雲鵬醫師自幼受其父輩的中醫針灸薰陶,並於1936年畢業於中國的河南醫科大學,之後以外科醫生服務於軍中,在二戰期間因前線缺醫少藥,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針灸在手術後止痛的方法。上世紀中葉,方氏因一偶然的機會發現承靈穴(GB18)可治療腰痛,而對頭皮針展開了全面而系統的研究,發明的方氏頭皮針中的21大中樞、伏象、倒伏象、伏臟、倒伏臟、倒象和倒臟完整頭皮針治療體系。其後方氏由根據全息現象及中醫理論,開發總結出方氏手象針,方氏足象針及方氏體環針,並大膽提出頭部為人體「總運動感覺中樞經絡」,手足為「末梢運動感覺中樞」的設想,自此一套完整的方氏針灸理論已經形成。 方氏針灸傳人方本正醫師自1965年起即擔任針灸醫師,1989年成立「香港國際微型針灸研究院」,1990年任「西安微型針灸研究所所長」,1991年入選「中國當代醫學專家集萃」,1996年入選「中國針灸刺灸法通鑒」。曾發表10餘篇論文,其中3片論文獲獎,出版《方氏微型針灸》、《時間醫學與針灸萬年曆》等5本著作。移居北美後,方教授廣泛傳授方氏針灸,不斷在臨床實踐中反覆驗證方氏針灸理論,在治療各種疑難雜症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方教授在我校任博士班教授。
教授、博士、湖南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理事,全美華裔中醫師聯合會理事,「世界中醫運氣學會」會長
毛教授1984年畢業于廣州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醫療系本科(現改名為南方醫科大學)。先後在附屬南方醫院耳鼻喉科及北京中央文化部藝術嗓音研究所任住院醫師及嗓音醫師。論文《中醫五運六氣與體質的相關性研究》獲該大學2003界優秀博士論文獎。 毛教授自幼隨父母學習中醫,為第3代中醫傳人。2006年拜田合祿大夫為師。1999年至今在紐約長島,與丈夫白貴敦博士共同開辦私人中醫診所「白羽醫館」。2008年受聘於湖南中醫藥大學任客座教授。2008年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重大傳染病的預防預測》課題組。任中國江陰市致和堂中醫藥研究所,經絡資料測量分析研究室首席研究員。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任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理事。2009年至2012年全美華裔中醫師聯合會理事。2009年7月創辦「世界中醫運氣學會」任會長。發表多篇運氣學相關論文,並著有《醫易時空醫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1982 畢業於中國青海大學醫學院,之後在世界衛生組織和上海精神衛生中心聯合舉辦的國際精神科醫師培訓中心繼續深造,成為神經精神病學專家。他創建了青海省西寧市博愛專科醫院,除治療精神疾患外,並以此開創了中西醫結合對鴉片類藥物成癮和依賴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項目。之後,王教授在舊金山美洲中醫學院獲得中醫碩士學位,和加州五系中醫院大學的中醫博士學位。他擁有加州行醫執照 , 與全美針灸和中醫藥證書。王教授在中國和美國擔任多項教職和主導多項臨床研究,及發表多項學術論文。包括西寧市博愛專科醫院院長,美州中醫學院雙語教學部主任,教務處副主任等職務。他現在加州舊金山灣區設有私人診所,愛好飼養德國狼狗與滑雪。王教授現任五系中醫院大學終身教授,除擔任碩士班和博士班相關教學工作外,還負責我校中西醫結合教育和San Jose 校區診所的臨床教學工作等。
朱文英教授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並擁有近 30 年的針灸和中藥治療經驗。除在加州中醫藥大學任教之外,也在加州弗里蒙開設自己的診所。她專攻婦科與疼痛治療,並擅用針灸治療神經內分泌系統所引起的各類疑難雜症。 朱教授在臨床陪訓部任教。
朱教授 1988 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大學。他在北京中醫第一教學醫院擔任九年的主治內科醫師和講師。他擔任過國家學術研討會秘書長,組織過男性疾病、泌尿科學、皮膚病、癌症、婦科學、及腸胃病為專題的四次研討會。曾與中國清華大學合作開發針灸和草藥治療軟件,並參與八部中醫專業書籍的編輯。從 1999 年 1 月到 2001 年 5 月, 朱教授在德州中醫學院工作任教,並擔任教學診所及中草藥房的經理,同時指導臨床陪訓部的實習醫師。他也是舊金山美洲中醫學院之教授。朱教授專攻疼痛治療,皮膚病和泌尿科疾病。憑藉多年臨床經驗,他運用多種中醫療法為病人制定綜合中醫治療方案,包括中草藥,針灸,推拿,和艾炙等。業餘時間, 朱教授喜愛讀書,游泳和旅遊。 朱教授在針灸步部,臨床醫學和臨床培訓部任教。
何教授曾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國遼寧中醫大學之針灸系,並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師從祖父, 何教授也曾在遼寧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系專任教師和針灸醫師,並曾工作於瀋陽神經病學醫院,專攻腦血管疾病。 1996 年到達在美國以後,他跟 Miriam Lee 醫生工作學習多年,並擔任繼續教育部教師,也是美國針灸協會眼針學教授。 Lee 醫生在她退休之前 , 將何教授推薦至加州中醫藥大學。 何教授對於眼針,經絡理論,運動醫學和小兒推拿學都有極為深入的研究。他已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內及國際中醫期刊上。 1997 以來,何教授每年受邀前往德國為德國專科醫師講學,並介紹眼針、董式奇穴、腕踝針、以及小兒推拿。他曾經是十項全能競賽選手,從而發展了他對疼痛治療和運動醫學的專長。何教授是加州中醫藥大學運動醫學門診的創立者。 何教授在中醫針灸,中醫臨床醫學,臨床培訓部任教,並任教於本校博士班。
何教授於 1985 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天津中醫大學,並獲得在中國醫科大學講授中醫的資格。畢業後 , 她一直在天津中醫大學第一教學醫院擔 任醫師和教師,此所醫院乃是中國開展中醫治療、臨床教學與科研的主要中醫機構之一,何教授為之效力十三年並積攢了豐富的醫療和教學經驗,其導師, 石學民教授,是享譽海內外的知名針灸專家。何教授主治中風,胃腸機能紊亂和衰老症。她曾多次在全國著名中醫期刊發表研究論文,包括關於治療高膽固醇,憂鬱症和痛風等課題研究。 2000 年以來,她一直在加州中醫藥大學任教及帶診。 何教授在中醫草藥學和臨床培訓部任教。
吳奇Andrew Qi Wu,1948年3月3日生人。1967年隨天津名老中醫王季儒教授學習中醫針灸。1968年開始用針灸為人行醫治病。1972年至1975年隨天津名老中醫李儒生、顏耀宗等人學習臨診。 197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天津中醫學院中醫系。於1982年以第一名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中醫系。後留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急診工作、行醫、帶教,治療了大量疑難病患。1988年受聘於美國舊金山中醫針灸大學執教,全家移民來美。 1989年考取加州針灸執照。先後在舊金山中醫針灸大學、加州奧克蘭美洲中醫藥大學、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教書至今。 2001年獲天津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2006年獲加州南灣大學(South Baylo University)東方醫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2008 年任教於加州中醫藥大學(Five Branches University)。現任加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總監、副校長。 學術成就簡歷: 1996年正式出版《中醫太極觀》。 1997年與父親吳連勝先生在世界上,首次將黃帝內經《靈樞》《素問》翻譯成英文,並由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本書被認為是目前黃帝內經最好的英譯本。 2000年與中國六大頭皮針之一,創立人上海林學儉教授合著《頭皮針小腦新區與疑難病瓶頸之突破》,於當年出版。頭皮針小腦新區對運動系統疾病、腦源性疾病及許多疑難病有特殊的臨床療效。 2010年8月8日,中央電視台四套CCTV4華人世界,播出了吳奇教授30分鐘的專訪節目-中醫伴我闖天下。 2010年9月受聘為《中國醫學大百科全書 · 針灸卷》編委會委員。 吳奇創辦的北加州南灣中醫診所,擁有被認為是加州最具規模的中醫針灸治療中心。
中國陝西醫藥大學醫學碩士
李老師在我校西醫部門任教
李娟自1998年始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任職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常務理事、多篇中醫雜誌專家審稿人。曾任職中國執業醫師考官。李娟教授先後從事中醫內科、中醫兒科及中醫針灸科工作。主持中醫臨床科研課題4項;在各級中醫雜誌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中醫著作2本。李教授在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科研與臨床方面經驗豐富,在兒童免疫相關性呼吸系統疾病、成人情志相關疾病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尤其擅長各類雜病的中藥處方治療。
中國北京大學醫學部取得醫學碩士
現在本校西醫部門任教
沈教授於 1986 年畢業於中國福建中醫藥大學,並同時接受西醫和中醫的訓練。畢業後,曾在一所中醫院擔任中醫師,並監督實習醫師,與講授基本中醫理論課程。到美國後,她主要在洛杉磯疼痛治療中心工作。稍後,來到灣區並在美洲中醫學院任教。自 1996 年以來,每年夏天都回中國參加各項醫學進修,並在多方面提高她的診療技術 , 包括針灸針法,中醫婦科,中醫美容,中醫抗衰老療法,及如何運用中草藥治療疑難雜症等。她擅長治療慢性疲勞和抑鬱症,對中醫美容,中醫婦科和中醫內科都有很深的研究。 業餘時間,她熱愛攝影,旅行和烹調。 沈教授在中醫草藥學和臨床培訓部任教。
周老師,取得浙江中醫藥大學博士, 並是加州執照針灸師。周老師學生時期跟從中國最傑出的中醫師-范永昇,方本正,和王居易教授。周老師專長為疼痛管理,糖尿病及其並發症,中風康復,癌症護理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現任教於中醫理論和中醫針灸部門。
Hsinmin Chi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rom South Baylo University, California. His prior education included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CM from the Academ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ealth Sciences, California, a M.S. degre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Santa Clara University, California, and a M.S. degree in Phys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Dallas. Hsinmin is in private practice at Unison Care Corporation i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He specializes in pain management, anti-aging, Alzheimer's prevention, and Parkinson's disease. When he is not in the office or teaching, he enjoys gardening, hiking and Bio-healing (tree vs. human).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his work go to: www.unisoncares.com.
1988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 獲醫學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分配至上海市第二肺科醫院(現上海肺科醫院), 曾任該院內科和中心實驗室主治醫師。早年在上海第一人民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上海第二結核病院接受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以及中醫臨床訓練。 1990年獲一年期世界實驗室獎學金,在意大利巴勒莫大學醫學院任客座科學家。 1991年獲三年期科研資助, 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任訪問學者。 1995年通過加州中醫師考試,隨後在聖克拉拉縣醫學中心創立中醫門診為艾滋病人服務,並由此在1999年獲得加州聖克拉拉縣政府授予 Lesley David Burgess 終生成就獎。 2013年在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獲博士學位 (DAOM,博導:黃煌教授)。2014年拜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教授為師,其後參加王琦高徒班學習至今。目前任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教授及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客座教授。
胡老師1981年在中國上海取得西醫學士,並在美國 Academy of Chinese Culture & Health Sciences 取得中醫碩士。胡老師在美除了是執照中醫師外,從2001年開始也擁有自己的診所。胡老師除了是專業的醫師外,她也有許多教學的經驗。胡老師在本校中醫臨床部門任教。
露茜出身於醫學世家。曾祖父是一位中醫醫師。 露茜和她兩個姐姐都在中國獲得西醫學位。 1961 年, 胡教授在中國瀋陽大學獲得醫學學位。 1982 年她從香港中國針灸醫學研究所獲得中醫畢業證書。在她三十年行醫的經驗中,一直專研兒科。
從 1961 年到 1979 年 胡教授在大連兒童醫院和大連醫學院任兒科醫師和教師。在到達香港以後,她繼續她的研究,同時於香港中國針灸醫學研究所學習中醫,並獲得針灸和中草藥學位。移居到加州以後,露茜在 1987 年成為持照針灸醫生,並獲得了針灸與中草藥的全國證書。 2004 年,胡教授曾在中國杭州關於中醫診治疑難病症的國際會議上,專題介紹小兒遺傳性代謝失常的病例研究,並在西醫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胡教授成功地運用中醫治愈了患童。 12 月的治療中,患童逐漸康復,並?著的提高生命的質量。 胡教授的診所加位於加州桑塔克拉拉。她愛好古典樂與烹調,學生們都非常喜歡她煮的藥膳。
胡教授在中醫臨床醫學和臨床培訓部任教,並任教於本校博士班。
張丹玲在家人對中醫熱忱的薰陶下,畢業於中國遼寧中醫大學針灸系,並獲得了學士和碩士醫學學位。畢業後,她被任命為大學附屬醫院的講師和主任。丹玲在丹東婦女兒童醫院擔任醫師兩年,專門從事對甲狀腺疾病的針灸研究。
丹玲發表了需多關於眼針,肌肉筋絡理論和甲狀腺疾病的論文。2011年在加州中醫藥大學取得針灸和東方醫學博士學位(DAOM)。
丹玲在加州桑尼維爾自己的中醫診所行醫,專常於減輕疼痛,婦女健康和甲狀腺疾病。可以至danlingacupuncture.com取得更多有關於她的信息。
張教授在我校的針灸系和中醫臨床培訓部任教。
郭建安,加州中醫藥大學教授,註冊針灸師。1989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後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從事臨床科研工作,完成各種骨科手術逾千例,同時採用手法中藥治療大量骨傷患者,深得洛陽郭氏正骨手法用藥真傳。1996年獲得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畢業後在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01年晉升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副主任醫師。曾出版專著5部,承擔科研課題3項。發表專業論文十余篇。現在加州中醫藥大學擔任教授,講授針灸、經絡、骨傷、解剖和推拿課程。
天津中醫學院醫學碩士,東京大學博士,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中醫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持有加州針灸師執照。
於美國加州Americ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取得中醫碩士學位.
傅老師出生於中醫世家, 現在本校中藥部門任教.
彭老師為趙堡太極拳第12代傳人。彭老師精進於太極功夫,推手,散手,擒拿手,並有超過30餘年經驗。他的動作優美,展現趙堡太極拳的精髓。彭師傅致力於傳播太極知識和教育。他是美國太極文化協會,全委會和太極國際武術散手道協會主席。彭師傅在2010年,當選為世界太極拳推廣大使。他被列入了2006年Who’s Who以及2007年中國體育年鑑的當代中國功夫大師。
作為中國南方名醫世家的傳人,彭教授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學習中醫了,他的家學淵源跨越好幾個世代。 1968 年,畢業於中國廣州中山醫學院 ( 受到西醫和中醫兩方面的培訓 )。在香港短暫停留之後,移居美國,於 1984 成為持有加州執照的針灸醫師。他曾在廣州和香港醫院從事臨床工作十年,並有 25 年獨立開診的經驗。自 1984 年創校以來,一直是我校的骨幹教員。作為理論和草藥學系主任,他負責審批和修改加州中醫藥大學的教學大綱。目前,他在本校教學,在聖荷西有他自己的診所。 自 1997 年以來,他也是凱撒醫院與桑塔特麗莎疼痛治療中心的簽約針灸醫生。他的專長包括關節疼痛,視力障,皮膚病和免疫系統疾病。工作之餘,他打太極拳、露營、游泳和栽種果樹。 彭教授在中醫理論和臨床培訓部任教,並且是博士班的任課教師。
教授,中國頭針研究所創辦人,焦氏頭針發明者 焦順發教授,主任醫師, 現任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山西省針灸學會會長。從1960年即開始從事神經外科臨床及研究工作。1970年發明了“頭針”,因其見效快,療效好,迅速傳遍海內外。從1971年開始,曾舉辦過60餘期全國性不同類型的學習班,共培養了3600多個醫師。聯合國衛生組織承認頭針是中國發明的,要求在世界各國推廣應用,目前已有近八十個國家,應用頭針治病。“頭針治療”曾獲一九八六年度國家中醫藥重大科研成果甲級獎。 40多年來,焦教授一直在針刺治病的臨床和理論方面,進行廣泛而入研究。著《頭針》、《頸動脈滴注藥液治療腦血管疾病》、《針灸原理與臨床實踐》、《針刺治病》等十餘本專著,在國內外出版發行。這些書重點論述了焦教授對中國針刺治病的重大發現和總結積累的特殊經驗。 在臨床上焦教授對腦血管病、顱腦損傷引起的偏癱、麻木、語言障礙以及腦炎,美尼爾等疾病,尤其是早期階段的治療,技法獨特,療效顯著。焦教授還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能系統及準確地傳授針刺治病的方法及原理。 焦教授的專長疾病包括但不局限於:腦血管疾病、癱瘓、顱腦損傷、腦癱、運動失調、自閉症、腦膜炎及腦炎後遺症等。
馮老師於中國上海取得醫學碩士
在本校中醫理論及診所部門任教
黃煌,1954年生於江蘇江陰。1973年開始跟隨江蘇省名中醫葉秉仁先生學習中西醫內科,並得到江蘇省名中醫邢鸝江、夏奕鈞先生的指點。1979年考入南京中醫學院首屆研究生,攻讀中醫各家學說專業。 1982年畢業,獲醫學碩士學位,1989年受國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京都大學進修老年醫學1年,1999年赴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史學研究室研究比較傳統醫學,200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1982年至今供職於南京中醫藥大學。歷任基礎部中醫各家學說教研室講師、學報編輯部主任、文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生部主任、基礎醫學院副院長等職。現任基礎醫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個世紀80年代主要從事中醫學術流派的教學與研究工作,90年代以後則以名中醫學術經驗的調查整理與經方醫學流派的研究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經方方證與藥證為研究重點。他編寫了我國第一本醫案閱讀研究的輔導性專著——《醫案助讀》。他倡導開展中醫歷代各家學說的比較研究,《中醫臨床傳統流派》勾勒出中醫臨床醫學的傳承脈絡。他在國內首次開展名中醫臨床經驗的問卷調查研究,並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的對全國330位名中醫的學術經驗調查工作,編成了《名中醫論方藥》《方藥心悟》《方藥傳真》等當代名中醫臨床經驗集。他強調中醫經典方的研究和應用,重視方證與藥證的文獻挖掘與現代闡釋,提出辨病名結合辨體質的經方應用模式。 《中醫十大類方》簡約實用,《張仲景50味藥證》質樸凝重,《經方100首》豐富翔實,《經方的魅力》輕鬆全面,他編寫的許多著作出版發行以後,均多次重印,並被翻譯成日文、韓文、英文以及中文繁體出版。他長期活躍在中醫教學、臨床第一線,臨床經驗豐富,學術觀點鮮明且具有新意,學術專著緊密結合臨床,可讀性強,實用性強,受到國內外中醫界的廣泛關注,是一位在繼承發揚中醫學術傳統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學者。
黃博士在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完成醫科學業於斯坦福大學的凱撒醫療中心擔任過內科住院醫生,此後設立自己的診所,並兼任洛克希德導彈和空間公司的內科主治醫師。黃博士是美國內科學理事會認證醫師。 此外,他擁有統計學碩士學位,對於如何將現代臨床研究方法應用於中醫研究之中備感興趣。 黃教授在西醫和臨床培訓部任教,並是博士學位課程的教授。
楊觀虎,日本金澤醫科大學呼吸內科學博士,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療中心呼吸生理學的博士後。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俄亥俄大學醫學院等十一所醫學院校的教授,溫州醫科大學中美聯合針灸康復研究所美方所長,並擔任世中聯多個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美國絡病學會會長。在美國俄亥俄州擁有兩個中醫診所,擔任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等多家SCI雜誌特約審稿專家,《中國針灸》雜誌編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副主編。參與主編和編譯了11本中醫和現代醫學著作,並發表SCI為主的論文70多篇。
自1984她協助創辦加州中醫藥大學以來,趙主任一直擔任我校的教務校長及臨床部主任。 早年便立志投身於中醫事業,其叔父乃是一名中醫,使她在孩提時代就對中醫充滿興趣。 趙振平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攻讀中西醫結合專業。她師從名醫、針灸大師 - 方幼安和黃羨明。此後,她在中美國兩國傳授和運用中醫,已近四十多年。 她主攻免疫系統疾病和精神情緒疾患。 在加州中醫藥大學的國際論壇上,她發表過有關中醫婦科 (1996) 和中醫小兒科 (1997) 的專題演講。 在加州聖塔克魯斯大學是特邀發言人。 在1998和1999的全國女性生殖系統癌症和白血病會議上,她是主要發言人。 自1992年以來,便領團前往中國作學術交流,讓加州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和研究生在上海曙光醫院和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習。 趙振平又是一位有造詣的音樂家, 將東西方的音樂和醫術巧妙的相結合。 如同其老師和曾祖父,她也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 趙教授在中醫針灸,中藥,中醫臨床醫學和臨床培訓部任教,並且是博士班的任課教授。
劉教授受過系統中西醫教育,1990年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后中醫學系并取得中醫師資格,行醫至今已25年。爾後畢業於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班及博士班,并取得教育部頒發副教授資格,教學至今已23年,曾在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及中國醫學研究所任教。現為本校碩士及博士班教授、臨床帶教醫師。
潘秀芬老師在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主修仲景理論和脈衝研究。在來美國之前,她跟Yang Zhang教授學習,並在公立醫院行醫十多年。潘老師擅長內科,心血管內科疾病,內分泌科,呼吸疾病,皮膚病,消化內科,婦科,和治療肥胖。目前,她就讀加州中醫藥大學東方醫學博士學位 (DAOM),增進她在中醫藥知識的研究。潘老師在我校中醫內科及中醫臨床培訓認教。
鄺倚華教授畢業於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有加州針灸執照, 專攻耳醫學。師從著名耳醫學專家黃麗春教授。鄺教授從事中醫針灸事業和教育20餘年。曾是中醫師聯合總會的活躍會員, 現於Academy of Auricular Medicine 出任執行董事。鄺教授主攻耳穴診斷和治療, 耳穴在治療上有快速見效(立竿見影)獨特之處。